适安佳(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 >
  • 解决方案 >
  • 临界干燥技术
    临界干燥技术

      扫描电镜观察样品要求在高真空中进行。无论是水或脱水溶液,在高真空中都会产生剧烈地汽化,不仅影响真空度、污染样品,还会破坏样品的微细结构。因此,样品在用电镜观察之前必须进行干燥。

      来介绍三种干燥方法主要有:空气干燥法、临界点干燥法、冰冻干燥 ;

      干燥方法优缺点

      空气干燥优点: 简便易行、节省时间

      缺点:由于脱水剂挥发时表面张力的作用,组织块会产生收缩变形

      临界点干燥优点: 较好地保存样品的微细结构;操作较方便, 快速2~3小时即可完成,常用

      缺点:需要特殊仪器设备---临界点干燥仪。

      含水样品直接冷冻干燥优点:无需脱水,不会使样品收缩,较早使用的方法

      缺点:花费时间长,消耗液氮多,易产生冰晶损伤,未被广泛应用。

      样品脱水后冷冻干燥优点: 可减少冰晶损伤,且干燥时间短

      缺点:有机溶剂对样品成分有抽提作用,造成部分内含物丢失。

      一、空气干燥法

      基本描述:将经过脱水的样品,让其暴露在空气中使脱水剂逐渐挥发干燥 ,也可直接(不脱水)放在干燥器中干燥。

      常用方法

      方法1:单固定或双固定→脱水→样品置于100%的脱水剂中→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方法2:固定→(组织导电处理)→浸泡在缓冲液与乙醚的1:1中5min→空气干燥;

      方法3:单固定或双固定→乙醇脱水→浸没于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中二次每次15min→通风厨干燥1h

      二、临界点干燥法(CPD: critical point dryer)

      1.基本含义:临界点干燥法是利用物质在临界状态时,其表面张力等于零的特性,使样品的液体完全汽化,并以气体方式排掉,来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

      2.基本概念:临界点:物质的气态和液态两相之间达到相同密度、成为均一流体时的温度和压力的总称。此时的温度称为临界点温度,压力称为临 界点压力。

      3.中间剂:把用来置换脱水剂而后又被干燥剂所置换的液体。

      4.常用干燥剂

      co2,F-13,F-23,F-116,N2O

      5.常用中间剂:

      中间剂:把用来置换脱水剂而后又被干燥剂所置换的液体。

      试剂:醋酸(异)戊酯、丙酮

      6.干燥过程:固定脱水→转入中间液→移至样品室→用液体CO2置换醋酸异戊酯 →CO2汽化排气→干燥

      7.临界点干燥失败(不彻底)的原因:

      (1) 脱水不彻底

      (2) 醋酸异戊酯反流

      (3) 样表粘有过多醋酸异戊酯

      (4) 样品量过多

      (5) 样品室温度高,注入CO2困难注入CO2量太少

      (6) 样品室漏气

      三。冰冻干燥

      1.基本描述:将经过冷冻的样品置于高真空中,通过升华除去样品中的水分或脱水剂的过程。

      2.含水样品直接冷冻干燥常规步骤: 取材→固定→冷冻保护处理→快速冷冻→升华(10-2乇)干燥→装台镀膜

      3.样品脱水后的冷冻干燥基本描述:样品用乙醇或丙酮脱水后过渡到某些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然后连同这些溶剂一起冷冻并在真空中升华而达到干燥

      补充材料:

      (1)对于微生物等微小的生物样品,如果想要操作简便,可以选用自然干燥法或烘干干燥法;如果想要获得较好的效果,建议选用临界点干燥法或真空干燥法。

      (2)一般来说,含水量较少、细胞壁和蜡质层较厚的植物组织多采用自然干燥法,而幼嫩、含水分较多的组织则需要选择其他方法。临界点干燥法和叔丁醇真空干燥法几乎适用于各类型的植物样品,但是考虑到操作的复杂性,能使用更简便的干燥方法时一般不选用它们。

      (3)临界点干燥法是动物样品的首选干燥方法。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对于含水量低且观察部位相对较硬的动物样品也可以采用自然干燥法,但是含水量高且较柔软的样品推荐采用临界点干燥或叔丁醇真空干燥法。

    上一篇:气体分析
    下一篇:材料比表面积测试
  • 全国服务热线 :

    400-8866-090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双河北里1号楼2层

  • 联系邮箱 :

    saj@shianjia.net

  • 微信扫一扫

    ©2020-2025 适安佳(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26548号
    技术支持:济南雷鸣网络